首页 >  业界 >  >  正文

《伤逝·涓生之路》的锡剧改编和当代特质

2023-02-02 17:30:44 来源:文旅中国

仲春梅的剧作我看过不少,最让我陷于沉思的是根据鲁迅小说《伤逝》改编的锡剧《涓生之路》。无锡市锡剧院的戏我也看过不少,最近3年就有3部原创锡剧大戏,继《泰伯》《蝶恋花·沈婉》之后是《涓生之路》,也最让我感动。《涓生之路》聚焦鲁迅小说精神,并将其戏曲化、锡剧化,精彩地演绎了五四时期进步青年涓生、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一“伤”一“逝”,近乎沉沦,但最终觉醒的心路历程。该剧主线清晰,人物生动,情感浓烈,表演精彩,充满了思想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导演更是力求将其打造成一部具有当代戏剧特质的新戏剧作品。


(资料图片)

据《伤逝》改编的《涓生之路》,仲春梅是有感而作的。她说: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伤逝》写的是男女主角的一场爱情悲剧,其一“伤”一“逝”的结局让人唏嘘,而“男主角涓生的复杂人性——理想、纯真、偏执等性格”,却让“我们恍若看到某些时候自己的影子”。显然,《伤逝》尽管创作于100年前,然而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正是社会和人性的一面镜子。编剧的独特感悟和当代发现,不仅成为改编创作的动因,而且赋予了剧本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现代审美,从而引起当代观众情感的共鸣。

《涓生之路》的改编,编剧更有着自己独家的结构和表达。在编剧看来,抛开了社会平等、思想解放、经济独立,不管什么追求终将是虚无的。子君的死让涓生醒悟,决定寻一条新路——沉沦中的觉醒,觉醒中的奋起。于是,全剧以“涓生之路”为贯穿,并以“路”为题,标注了包括序幕和尾声在内的6场戏,“探路”“涉路”“迷路”“歧路”“泣路”“归路”。同时,虚构了“阿力”“易局长”“易升”“郝大爷”等人物,并将原作里关于“房东太太”“小东西”的情节放大。如此的改编,不仅强化了该剧的戏剧性,而且,强化了剧目的思想性,强化了涓生、子君艺术形象的悲剧命运。剧中虚构的阿力,从一出场就给观众很深的印象,他与涓生随影而行,一个圆滑世故“混社会”,混得风生水起;一个胸怀理想富才华,却沉沦、“迷路”“泣路”,屡屡被命运捉弄,爱人逝去,痛不欲生。涓生与阿力命运反差之大,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而易局长及其草包儿子易升,都是命运天平上压垮涓生、子君的“最后一根稻草”。

《涓生之路》的锡剧改编,涓生和子君形象的塑造,也是“有的放矢”,专为无锡市锡剧院创作的。仲春梅与无锡市锡剧院的合作前有《蝶恋花·沈婉》,后有《伤逝·涓生之路》,在与主演王子瑜(涓生的扮演者)、蔡瑜(子君的扮演者)接触中,也发现他们与剧中人物有着诸多相似,都有属于知识分子的书卷气,都有或俊朗或温婉的形象,饰演者与人物身上竟有着如此相近的气质。这大概也是该剧以锡剧演绎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吧。事实正是如此。观看王子瑜饰演的涓生,蔡瑜饰演的子君,二“瑜”在气质和形象上,与剧中人有着很大的契合度。加上锡剧剧种长于抒情、唱腔优美、生活气息浓郁,与该剧情节和涓生、子君形象也很吻合。可见,一出好戏的创作,编剧有感而发,剧本与剧院、剧种和主演的高度契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然,导演的二度创作是又一个重要因素。《涓生之路》是一部思想性、抒情性很强的剧目,如何将100年前进步青年的形象和原作的精神再现当代舞台,导演安凤英有着自己的追求。一方面,导演努力寻找鲁迅笔下《伤逝》的气质与品质,力求二度呈现与原作气质和品质的匹配,力求演员舞台表演与人物形象气质和品质的契合,既要演绎文化人的命运,同时还要是世俗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这是因为涓生与子君的浪漫爱情,是在庸俗的社会和世俗的房东太太的吵闹声中陷于沉沦的。另一方面,导演追求舞台呈现的写意、诗化和唯美,追求戏曲化和现代化,还要是锡剧化的,让高贵的人格和自由的爱情死于世俗的境遇和家长里短——这恰是锡剧所擅长表现的。

《涓生之路》整个舞台就像一个黑屋子,黑色是基调,是涓生和子君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物命运的写照。这自然让我们想起了鲁迅把旧时代比喻成黑屋子的理论。该剧在表现涓生与子君情投意合、自由恋爱的时候,舞台的中央设计了一棵丁香树,色彩是艳丽的,氛围是浪漫的。但是随着生活的越来越艰难,二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大,以易局长为代表的旧势力对他们的逼迫,残酷现实与涓生的人生理想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丁香树不见了,舞台背景处移动的黑色景片逐渐关闭,透露出来的光亮也越来越小,等到涓生得知子君已死、一个僵尸倒下的时候,最后一点光亮也全消失了,黑暗吞噬了灵魂!导演从剧目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塑造出发,选择了现在的舞台呈现样式,不仅是高明的,而且这种大写意、戏曲化的舞台处理,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

当然,导演重视传承,也更为自觉地追求传统戏曲的现代开拓。记得很多年前看安凤英执导的厦门歌仔戏《荷塘蛙声》,该剧将传统戏曲的诗意空灵与现代戏剧的审美意向和舞台视觉效果巧妙结合,营造似真似幻的舞台情境,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与痛苦,是对传统戏曲的一次大胆创新。其后,安凤英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她重视传承戏曲的表演精髓和美学精神,又力争打通传统与现代,借助现代戏剧理念和舞台技术与传统戏曲艺术的高度融合,让古老的戏曲生发出现代意蕴和现代表达来。我们看《涓生之路》,故事是昨天的,但舞台的呈现是现代的,剧情的演绎和演员的演唱是戏曲的,但整个舞台设计和导演处理又超越了传统。“黑屋子”加一棵丁香树的舞台,不仅是人物的生存和社会空间,也突显了人性的扭曲,揭示了复杂的内心,是现代的、新鲜的、别样的。剧目很流畅,节奏很明快,形象很饱满,剧情的发展和人物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非常清晰。导演坚持传承中的创新开拓,在自由灵动的空间里营造听觉与视觉的冲击。

《涓生之路》的表演是精彩的。该剧情节虽不复杂,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非常丰富,演员对于角色的把握和精准表现就非常关键。涓生和子君在黑暗和压抑中挣扎,试图冲破那“黑屋子”,特别是涓生内心的挣扎、沉沦和觉醒,让该剧极富心理剧的色彩,表演有较大难度。应该说王子瑜饰演涓生,蔡瑜饰演子君,二人都很出色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涓生之路》尊重锡剧传统,又做了现代开拓,对于剧种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涓生与子君的命运放在强化了的小市民生存环境里,让剧目充满了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息,这是锡剧的基调。当然,要过一把锡剧瘾,剧目的声腔和表演非常重要。该剧唱腔包含了传统锡剧声腔的精华,王子瑜和蔡瑜唱腔流派的韵味都很浓,但又有新腔的发挥。阿力与涓生同时从家乡来到城里,文化、性格不一样,音乐形象上自然也应有明显的差异。剧中阿力以及易局长等的唱腔音乐或俏皮或狡黠,很有个性,非常新鲜,也很适合特定的戏剧情景,给耳熟能详的锡剧传统声腔增添了几分机趣和变化,对于锡剧唱腔音乐的发展是有益的。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2023年2月2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伤逝·涓生之路〉的锡剧改编和当代特质

责编:陈晓悦

标签: 伤逝·涓生之路的锡剧改编和当代特质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