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品德?品德的实质是什么?这里结合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资料和个人体会,概括如下:
品德的概念。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对社会有所贡献。
品德的实质。
品德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一个与道德有关的概念。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或道德认识,那么,即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说是有品德的;相反,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说是没有品德的,比如,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尽管不符合社会规范,但也不能说是不道德的。
品德的心理结构 。
品德并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的,经历着一个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个体性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也是教育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1、品德对修炼者的基本要求。少私寡欲。个人欲望太多,必然影响修炼成器。
2、品德对修炼者的最高要求。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舍生取义。为公、为国、为民、为正义,要敢于出头,贡献自己的力量。
3、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关于慈悲,一般讲,给于欢乐为慈,拔离痛苦为悲。大慈大悲,我理解,是慈悲心加上高功夫(高功能)。普度众生,即维持、帮助生态环境的纯洁、净化和优化,而不能伤害和破坏。
品德,是指人的一定境界的心灵信息。它反映了该人的意识状态。它可以影响和调控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场态关系。因而,直接决定了或者反映了该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功德能力的大小。修德,就是调整和优化心态,就是调整和优化修道者与周边环境的场态关系,进而增进修道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功德能力。可见,修道和修德是修道者取得修道效应和进展两项不可或缺(不是可有可无)的必备条件。所以,修道者坚持修道与修德并重,是非常正确、非常应该、非常有远见的。
1、气功修炼要求修炼者既修道,又修德,二者不可或缺。
修道(保持清静无为)是养生和悟道的路径;修德、有德是修道、悟道的必备技术条件之一;悟道是修道的最高目标;修道+修德(德包括功德和品德)的终极目的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所以,只有悟道之人,品德高尚之人,才能做到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因此,要想实现悟道最高目标和终极目的,修炼者,必须既修道,又修德。
2、悟道者,必然功德圆满。历史上那些真正得道者(所谓圣哲者),都是功深德高之人,并非等闲之辈。所以,我们要全面修炼,就应努力做到,既修道,又修德。要深知,无德者难于修道,更无法得道。修德、有德利于修道。修道、修德并举,益于悟道。
3、品德高尚者,修道进展快。否则,进展就慢,或者没有进展。
4、缺德、无德对修道的影响。运用气功功能或特异功能做坏事,反映或导致道德品质缺失、功夫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实例,屡见不鲜。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品德在气功修炼(修道)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极其重大。
所以,修道者在修道时,一定要兼顾修道和修德并重。高层次修炼更是如此。万万不可顾此失彼,忽视品德修养。
本文2023年6月13日由本溪老刘azr7z5的个人图书馆首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