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栋 通讯员 张晔
6月一到,梅果飘香,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杨梅丰收的时节,作为杨梅品质最佳产地之一的台州市仙居县,近些天连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杨梅果子的甜香味道。
(资料图)
然而就在8个月前,仙居县有一批上好的杨梅苗木被运输到酒泉一带种植。截然不同的气候和条件下,如今到了杨梅季节的它们现在情况如何?潮新闻记者联系到相关的专家了解最新情况。
早在去年6月份,仙居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景权及其团队合作开展“仙居杨梅酒泉戈壁种植适宜性评价”项目,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仙居杨梅现代设施栽培基地。
据了解,喻景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他长期奔赴西北新疆、甘肃等戈壁沙漠地区、国防军工重地发展沙漠戈壁农业,无偿推广自主研发的SAS无土栽培和MiST盐碱水淡化技术,保障西北军民“吃得饱、吃得好、喝得干净”。
2008年以来,浙江大学一直努力为酒泉农产品生产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并建立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浙江大学戈壁农业联合实验室,目前已经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地成功种植了包括西瓜、黄瓜、番茄和甜瓜等果蔬,以及蓝莓、火龙果、枇杷、柑橘、无花果、果桑等果树,为解决长期困扰西北解放军的农副食品供应问题,保障“神十三”“神十四”和“神十五”航天员和沙漠驻扎部队官兵的食品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酒泉地区已经建成戈壁生态设施农业17.5万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年降雨量低于50毫米,空气湿度常年低于10%;昼夜温差大,温度最低在零下30℃,最高达50℃,农作物生产非常困难。”喻景权院士团队成员杨峰俊告诉潮新闻记者,为了抵御这些恶劣条件,团队采用温室作物种植的技术,建立日光温室。白天时日光照进大棚,所产生的热量被后墙的蓄热板吸收。等到晚上气温下降了,白天吸足热量的蓄热板会慢慢将热量释放出来,确保棚内的温度处在适宜的度数上。
“在戈壁滩上种东西,最难的是两样东西,一是土,另一个是水。”杨峰俊介绍,酒泉这边的土质非常贫瘠,盐碱化程度高。灌溉的水源很短缺。“戈壁滩蒸发大,降雨少。水源常年来自于雪山融水。但雪水经过一路盐碱地后,本身水质也就严重盐碱化,已经不适合用来灌溉植物了。尤其是像杨梅这样喜欢弱酸性水质的水果,你用碱性水是很难养活的。”
为了解决土和水的问题,所有杨梅种植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对每一株果树固定介质,限根限大小,确保果树出于最好的大小和状态。此外,用来灌溉的水也是经过团队独创技术处理过的淡化水,而杨梅生长需要的营养,全部依赖于全元素的专用营养液,可以按需调整营养液的成分和配比,因此杨梅能够达到非常好的生长情况。不过杨峰俊表示,目前还在试验阶段,至于杨梅长出来品质如何,好不好吃,影响因素很多,目前尚无法最终判断。
“其实今年部分树苗在杨梅季到来前也开始开花了,戈壁温室里的开花期适当提前,可以比仙居当地的杨梅更早一点长成,但考虑到目前还是杨梅树移植的初期阶段,还是应该多给它们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科研团队在商量后决定,先将今年长出来的小杨梅果摘除,为明年的丰收蓄力。
据统计,去年运输过来的杨梅树苗在途中发生了大概百分之20到30的损耗,目前成活下来的大概有120多棵,这些杨梅树有望在明年为航天城的军民带来美味的果子。
“其实我们搞这项工程,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开发利用戈壁非耕地,丰富边陲军民的餐桌,同时也是给沙漠里的军民提供观赏鲜花绿叶的平台。”杨峰俊透露,在戈壁荒漠,放眼都是黄土沙尘,想看点绿色的植被并不容易,而示范基地里各类植物都能够为那边的人提供感官上的美好感受。
标签: